指标蜜泛滥,蜂蜜市场需要大洗牌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从网上购买了两罐蜂蜜,价格是7.9元/500克。到货后冲水一喝,感觉味道不对,第二天还闹起了肚子,就赶紧把剩下的扔了。
指标蜜泛滥,蜂蜜市场需要洗牌
有网友吐槽这位消费者贪便宜,但问题是,市场上的确充斥着大量低价劣质假蜂蜜,消费者不知怎么选也似乎根本没的选。
一位有着40多年养蜂经验的蜂农向媒体表示,现在的蜂蜜一大半不是蜂酿的而是人酿的。做不做假全凭良心,即使是国内知名大品牌,也很难再找到像从前那样的真正好蜜了。
 
蜂蜜造假早已成为业内尽人皆知的“秘密”,而养蜂人所谓“一大半”由人酿,也并非虚言。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蜂蜜产量为50.5万吨,去除出口的14.5万吨,内销应为36万吨,但国内市场的蜂蜜实际销量却超过100万吨。显然,市场上很多蜜不是真蜜。那么,这么多“人酿”的蜜到底是什么蜜?
业内人士指出,“人酿”蜜大致可分两种:
一种是用真蜜加水,再加甜蜜素等混合,标签仍标注蜂蜜;
另一种则是用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等勾兑而成,不含一丁点儿的蜂蜜,同样也被标注为蜂蜜销售。
 
令人不解的是,即使是假得离谱不含任何蜂蜜的“人酿”蜜,也是“符合标准”的,或者说标准拿它们没一点办法。
对于这种假蜂蜜,业内有一个特定称呼——“指标蜜”,也就是“按国家标准生产”的“假蜂蜜”。
据悉,目前我国现行唯一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是2011年4月原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14963-2011)。该
标准虽然对蜂蜜的理化指标、微生物及兽药残留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但对假蜂蜜的鉴别却缺乏相关表述。
只要没有兽药、微生物等残留,“指标蜜”基本就可以取得“检测达标”的市场通行证;加之价格低廉,颜值高,消费者又不明真相,“指标蜜”就泛滥市场。在“指标蜜”冲击下,蜂农及真蜂蜜企业很受伤,行业陷入困境。
 
回顾十几年来我国蜂蜜行业发展历程,人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造假、检测、标准三者的赛场上,造假手段遥遥领先,检测技术穷追不舍,而标准总是最后一名。
最早的时候,蜂蜜造假的方法是用玉米糖浆勾兑。为了应对这种造假,2005年,我国出台了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蜂蜜的碳-4植物糖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玉米是碳-4植物,如果在蜂蜜中掺入玉米糖浆,很容易原形毕露。
2008年前后,通过水解可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的大米糖浆成功突破碳-4制约,升级为新的造假工具。而当时的国标却束手无策。
直到3年后,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技术宣告成功,这一造假手段才被发现。而大米糖浆并非蜂蜜造假终点站。甜菜糖浆出现后,让碳-4、SM-R检测再度失灵。
 
或许是被造假折腾疲了,后来的标准干脆放弃了一些检测项目。相关专家表示,2011版国标放宽了荔枝蜂蜜、野桂花蜂蜜的蔗糖限量要求,检测仍停留在碳-4植物糖含量上。这给人的感觉是,标准不进反退了。正是由于标准缺失,使执法部门打假时常常陷入执法无据的尴尬境地。
 
现在看来,要整治蜂蜜市场,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标准,为打假提供依据。
日前,国家标准委联合中国蜂产品协会等多家单位及蜂产品企业,召开了蜂蜜国家强制性标准审定会,一致通过将2016年12月底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蜂蜜》,修改为强制性标准。
该标准明显严于现行国家标准,不仅明确了“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等关键条文,还增加了蜂蜜真实性判定的检验方法和其他重要理化指标。
 
我们希望新的国家标准尽快出台,对我国蜂蜜市场进行一次大洗牌,让蜂蜜行业真正成为一项“甜蜜的事业”。《中国质量报》

感谢您阅读,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