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假货泛滥 蜂业市场要如何确保质量安全?

市面上有很多假蜂蜜,已经是不是什么秘闻。近日,蜂蜜造假的新闻屡屡爆出。其实造假早已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行为。
 
“目前,蜂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造假猖獗,几乎占据了蜂产业大半江山。树胶冒充蜂胶、人造蜜冒充真蜂蜜的行为,是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两块最大绊脚石。某蜂业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像一些生产正规蜂蜜、蜂胶的龙头企业遭受假货的步步紧逼,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其在国内市场不占据优势,他们都希望蜂业市场能有一场大洗牌!
 


假蜂蜜也“符合标准”
 

在市场上充斥着的大量假蜂蜜,不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更是在国家标准面前“顺利通行”。
 
原卫生部于2011年4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是我国现行唯一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虽然对蜂蜜的理化指标、微生物及兽药残留等方面有明确要求,但对假蜂蜜的鉴别缺乏相关表述。

于是2012年又将其列入修订计划。当前正组织专家修订,体现了国家对蜂蜜食品安全的重视。
 
但这让假蜂蜜钻了空子。虽然是假货,却符合国家标准,行业内将其统称为“指标蜂蜜”。
 
假货可以泛滥市场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价格低廉,深受市场欢迎,正所谓“有市场才有造假”。

根据市场调查,结合实际算一笔账,一公斤树胶是100元,而一公斤蜂胶却是1200元;一吨糖浆4000~5000元,而最便宜的蜂蜜也要12000元一吨。
 
正是因为利益的驱使,造假之风越刮越猛。

据透露,现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澳大利亚进口蜂胶,其实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树胶生产出来的产品,贴上“进口”标签,摇身一变就挖走了大半个市场。
 
真货不出门,假货行千里。“指标蜂蜜”、假蜂胶等产品冲击了市场,也伤害了兢兢业业生产真品的蜂农和企业的心,长久下去,行业也会陷入发展困境中。
 


建立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事实上最让业内头痛的是,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当然,检测技术也在奋起直追,相关机构研究出了有效的检验方法。
 
业内呼吁,尽快出台新的国家标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能有效抑制造假的手段,以整治蜂业多年造假的顽疾。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建立追溯体系,通过利用现代化手段及市场化方式推行全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追溯体系的建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食品安全真正按照追溯体系来管理,才能正本清源,使蜂蜜的生产、流通做到可管、可防、可控、可查。

 

感谢您阅读,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