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里背蜂蜜为村民找销路 ——碾子坪村第一书记郭小宁

西安航天基地征拆办助理郭小宁,目前任职周至县骆峪镇碾子坪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从山里背蜂蜜 为村民找销路 ——碾子坪村第一书记郭小宁
 
碾子坪村距骆峪镇政府17.5公里,是最偏远的一个山村。目前一条从碾子坪通往骆峪镇的公路正在修建,郭小宁每天进村工作,只能从骆峪镇政府开车到串草坡村委会,然后步行上去,要走七八公里,大约两个半小时。这样的日子,郭小宁已经坚持了20多天。正在由不适应走向习惯。
 
不能住在村子里吗?
 
目前还真是不能。碾子坪村没有任何网络信号,有时候甚至没电,座机也经常打不通。而郭小宁做完每天的工作后,还需要做统计报表、汇报工作进度和工作思路,还要到镇上开会,共同商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方向。
 

7天时间访遍全村

 
5月31日正式进入工作角色以来,郭小宁首先对碾子坪村的村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碾子坪村目前有38户村民,只有18户住在村里,另外20户都搬走了,有较多的人是因为房子已成危房所以投亲靠友。
 
6月1日至7日,郭小宁用了7天时间,把这38户人家都走访了一遍,村子里最远的一户距碾子坪村委会15公里,要走3个小时。搬走的村民有住竹峪的、有住广济的,郭小宁都想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上门走访。
 
通过7天的走访,郭小宁基本摸清了村情民情,为精准扶贫打下牢靠的基础。
 
一个只有38户人家的小山村,贫困户居然占到32户。这两个数字,让郭小宁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多么严峻的扶贫形势。
 

马不停蹄办实事

 
6月7日以后,郭小宁还是每天跋山涉水,进村和两委会干部座谈,采集贫困户资料,为贫困户和航天基地的一对一帮扶干部联系对接,征求大家意见,研究帮扶方向。
 
郭小宁发现,直到目前,碾子坪村的照明用电还无法保证。当然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前几年一直说这个村子要搬迁,电力部门觉得线路老化也不值得更换了。但搬迁至今还没有开始,线路却已经不堪使用了,经常断电,而一断电就需要十几天才能修好。
 
6月15日,郭小宁和另外几个村的第一书记一起去了周至县电力局供电科,沟通这几个村子的照明用电问题。目前电力局正责成电管站完善计划,进行线路踩点。他们还和广济电管所联系,为这几个村的照明线路更新做预算。
 
预计今年9月份,碾子坪村通往骆峪镇的公路就可以修好。郭小宁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信号上,他找了在电信部门工作的熟人,正帮他做预算。下一步,少不了要去麻烦周至电信了。
 

被蜂蜇到成习惯

 
郭小宁在调查中发现,碾子坪村家家户户养殖中蜂,去年周至县科技局在这里扶贫,送给32户贫困户每户5箱中蜂,现在开始产蜜。但因为交通不便,销售也是个困难。
 
这段时间,郭小宁帮着卖出了大约1000斤蜂蜜,都是自己通过朋友、社会关系卖出去的,媳妇在自己的单位也帮着卖,父母也帮他在街道办广场卖。而这上千斤蜂蜜,大都是郭小宁和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会计4个人背出来的。有时候村民也帮着他们背。他们先把蜂蜜从碾子坪背到串草坡,再用车拉下来。
 
6月20日上午,郭小宁接到了西安航天基地财政局一位领导的电话,说要700斤蜂蜜——他找了朋友帮着销售。郭小宁很高兴:“我们要赶在这个星期六之前,再从山里背出1000斤蜂蜜,拉回西安去!”
 
这些天,郭小宁经常在村子里帮村民收拾蜂箱、打糖,被蜜蜂蜇了三次,最近到岗的联络员王凯被蜇了两次,都蜇木了。
 
“这种被蜜蜂蜇的感觉,村干部们都习惯了,我觉得我和王凯也会习惯的。”郭小宁笑着说。
 

公而忘私写忠诚

 
据了解,郭小宁是家中独子,78岁的父亲和76岁的母亲一直跟他住。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太好。郭小宁在单位工作的时候,每天晚上还能回家照顾一下老人,现在远赴周至驻村扶贫,也就很难照顾父母了。老人不想给他添麻烦,最近搬回了老家长安区鸣犊街办。
 
郭小宁的孩子今年高考。当时他已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忙得昏天黑地,也没能回去。6月8日孩子高考结束,当天下午4时,郭小宁请了个假,想回去看看,顺便把孩子的铺盖从学校拉回家。结果很不巧,他刚到家,骆峪镇打来电话通知,晚上7:30要开扶贫工作会。郭小宁在家只待了10分钟,娃还没有回来,他也没见到人,就驱车往骆峪镇赶,刚好赶上开会。

感谢您阅读,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