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在中国的记载和相关历史故事

在东方,人们也享受着蜂蜜的甘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和食用蜂蜜产品的国家之一。

《诗经》为我国最早文字记载蜜蜂的资料。

蜂蜜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4000年前我国殷商甲骨文中。相传中国也是最早制作蜂蜜酒的地区之一,在西周宫宴中便有蜂蜜酒的记载,并盛行于唐、宋。

而最近据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地区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陶器中检测出的蜂蜡碳氢化合物表明古人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往酒里加蜂蜜以增加口感,这比史料记载年份要早几千年。

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懂得用稻米、蜂蜜和野葡萄之类的水果酿酒。

东周时期的《礼记·内则》中,载有“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瑶浆蜜勺”和“敉蜜饵”(以蜜和米面制作的蜜糕)。

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出现了用蜂针、蜂毒治病的记载。

还有写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称蜂蜜为药中之上品,正式发扬了蜂蜜的药用功效,其中记载“蜂蜜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

《三国志》有记载说吴国孙权的小儿子孙亮热天到西苑去游玩,想吃生梅子,就派一宦官捧用一只有盖子的银碗去向管皇家仓库的官吏处去拿蜂蜜。宦官向来与仓库官吏结怨,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开口说仓库官吏失职。孙亮立即叫仓库官吏把装蜂蜜的瓶子拿来,问道:“蜂蜜既然盖得很严,不应该有老鼠屎。那个宦官没有向你要求过什么吗?”仓库官吏叩头说:“他曾经向我要过皇宫里用的褥子,但我没有给他。”孙亮说:“他必定是为了这个缘故啊,也容易弄清楚。”他便下令把那颗老鼠屎弄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笑道:“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的,可见是你冤枉害他啊。”因此宦官低头认罪。

据晋《高士传》载,东汉年间,今甘肃天水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才学很高,汉阳太守桥玄几次邀他出山做官,他假装生病,始终不从。后来母亲病死了,便独自跑进深山,以养蜂牧猪为生。当地人见他养蜂取蜜,便纷纷向姜岐求教,养蜂取蜜成为一门农业技艺开始流传下来。甘肃天水,便成为中华养蜂起源地。

西晋与东晋之交的郭璞(276—324年)在《蜜蜂赋》中写道:“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这是说蜂蜜和蜂蜡的性质及用途。

蜂蜜不仅是医家良药,而且是美容佳品。

晋代郭璞《蜜蜂赋》记载: 灵娥御之(蜂蜜)以艳颜 ,即指晋代女子直接用天然蜂蜜抹面。

百岁名医甄权 (54一64年)医术高超,唐贞观十七年,甄权12岁,太宗皇李世民亲自到他家探望并咨询药性。甄氏《药性论》载蜂蜜 常服面如花红 。

在唐代,曾广泛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儿永乐公主面容干瘪,肌肤不丰,后因战乱避居陕西,常以当地所产的桐花蜜泡茶饮用,3年后她竟出落得丰美艳丽,判若两人。后来人们发现桐花蜜能使 老者复少,少者增美 ,具有补髓益精、明目悦颜的功能。

还有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说的就是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做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妒忌由文学才能而进宫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美食家,他好吃蜂蜜,每天要吃上五盒;姜蜜汤要喝几碗,说它 甘芳滑辣,使人意快神清。 他还在一首诗中提到极富滋补的岩蜜: 我欲自汝阴,径上撞江章,想见冰下中,石蜜与怡糖。 精通医术的苏东坡喜食蜂蜜,不只为饱口福,品其美味,而是用它养身延年。苏东坡另有一首诗《安州老人食蜜歌》曰: 不食五谷惟食蜜 之句,可见苏氏对蜂蜜推祟备至。

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一则苏东坡嗜好蜂蜜的轶闻: 一日,与数客过之,皆渍蜜食之,每多不能下著。唯东坡亦嗜蜜,能与之共饱。 寥寥数语,将苏东坡嗜蜜的癖好描写得淋漓尽致。

宋代伊始,记载了多种蜜源植物及各种蜂产品,其时已经提出了单花种蜜,记有:黄连蜜、梨花蜜、桧花蜜和何首乌蜜等。

唐、宋、元朝以来,经济繁荣,农业兴旺,蜂蜜的应用也有了发展,从浩瀚的唐诗及其它方面的记载就更多了。段成式《酉阳杂俎》、王禹称的《小畜集·记蜂》,苏轼的《收蜂蜜》诗和南宋杨万里的《蜂儿》等诗文中,均记载了当时养蜂和采蜜食用的真实景象。

我们再来了解以下中国出现最早记载人工养蜂是在东汉时期,就是前面讲到的《高士传》里的姜岐。

早期的人们的养蜂采用的是“原洞养蜂”法,就是在树洞或其他地方一旦发现蜂群就用烟火驱散蜂群,然后用炭火加宽蜂洞,再用泥草、牛粪涂抹洞口,留一小孔容蜂出入;最后在树干上刻痕为记,以示蜂窝有所归属。此后就按时采蜜。

至今中国西南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驱蜂取蜜法和原洞养蜂法。

但是东汉的养蜂先行者已不满足于原洞养蜂,照看蜂群。他们为了更便于割蜜,开始移养蜜蜂。移养是蜜蜂由野蜂变成家蜂的过渡阶段。他们砍下附有野生蜂窝的树干(即原始天然蜂窝),挂在屋檐之下,蜂窝所放置的方向与原树干生长的自然姿势保持一致。移养无需管理,蜜蜂生活在半野生状态。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文献记载那时的养蜂人已经开始“以木为器”了,这一时期已将移养后的半野生态的蜜蜂诱养到仿制的天然蜂窝或代用的木桶蜂窝中去,逐渐向蜜蜂家养过渡。

唐人将蜂窝与燕巢并列于柱梁或悬于庭院前檐,并配有果树蜜源。杜甫有“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的诗句。宋元时期是中蜂人工饲养发展的重要阶段。家庭养蜂较为普遍,出现了专业养蜂场。

明清学者已开始注意总结养蜂经验,粗浅地研究养蜂学理。

到近代才有了西方养蜂技术和西方蜂种的传入,中国的养蜂业进一步专业化。



感谢您阅读,本文仅供参考!